地球变暖趋势难以扭转 人类应未雨绸缪早思对策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地球正在变暖,2007年1月31日路透社发出《全球气候报告 2080年气温升高 全球数亿人将捱饿》的报道,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其中说:
   到本世纪末,随着气温升高2至3摄氏度,全世界会有11亿至32亿人面临水源短缺的问题。未来70年里,全球会有2亿至6亿人面临食物短缺,而沿海地区会有700万户家庭被洪水淹没。澳洲《时代报》详述了这份将在4月公布的报告草案。 地球变暖的现象已出现多年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注意到这个趋势,并看出与太阳活动相关,曾在1959年7月1日出版的《新观察》上发表《地球的冷暖》,1960年5月1日出版的新观察上发表《太阳上的风波》,通俗地介绍了有关知识,不少读者感到兴趣,但在文革中因而陷入文字之狱。
然而确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地球的历史与现实都证明当前出现的变暖趋势,人类是难以扭转的,做的好一点也就是减缓而已。而从地球演变的历史来看,气温升高并非就是使生命消亡,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以人类的智慧和今天已具有的科学技术能力,完全能够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再快,以人类的时间尺度来衡量,仍是很缓慢的,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何况气候变暖,带来的并非全是灾难,也有有利的方面,如北极地区将得到开发,有些地区的农作物会大幅度增产。 但这必须全人类通力合作,如果仍是各谋私利,以邻为壑,尔虞我诈,以强凌弱,则的确将面临毁灭了。

[相关参考] 
地球的冷暖
地球在变暖吗?(国土悦读2019-01-23 即《地球的冷暖》补充了多幅图片)
太阳上的风波
二氧化碳:敌人还是朋友?
全球变暖 人类是不是”祸首”?  
太阳能量波动引起地球冷暖变化
太阳才是地球暖化的“元凶”

来自: wuliucun> 《科学与社会》

【跋】首发本文的五柳村网前已被消失,幸在360个人图书馆中还有保存,即据以转发,而相关文章的链接仅见题目,无法访问,有两篇已找到别处保存的补上,以后如有所得,当继续补充。,

他们为什么欢迎金庸而拒绝《阿Q正传》

【附】金庸的老爸是怎么被枪决的

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会见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着说:“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点点头,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邓小平接见金庸之后,浙江省海宁县委、县政府与嘉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联合组织调查组,对金庸之父查树勋的案件进行了复查。

1985年7月23日海宁县人民法院就查树勋重判案的《刑事判决书》云:“原判认定查树勋在解放后抗粮不交,窝藏士匪,图谋杀害干部以及造谣破坏等罪行,均失实。至于藏匿枪支一节,情节上与原判的认定有很大出入。本庭认为,原判认定查树勋不法地主罪的事实不能成立,判处查树勋死刑属错杀。

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判决如下:撤销海宁县人民法庭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4号刑事判决,宣告查树勋无罪。”

2006北京行纪(1)飞越北冰洋

  加拿大大西洋时间9月22日凌晨二时许起床,将以前存的和刚收到的稿件5篇发出并更新了快递、在四时许去机场,5:45正点起飞。时气温较低,两件毛背心都穿上还披上夹大衣。别人固不必如此,终究年龄在那里,不能硬撑,我在这类事情上总是保持低调的。

  今日天晴,因加拿大实行夏时制,此时天色尚暗,飞行时许,始见晨光熹微。两小时零五分后,飞机正点到达多伦多,因与Fredericton有一小时的时差,时为当地时间6点55分。加拿大因地处两洋之间,东西相距甚远,不是全国都执行同一时间,而是自东向西划分四个时区。我的住处与温哥华相差达4小时。

  不过飞机再次起飞后不再西行,而是大体上沿西经90度北上,再扶摇向西。飞行约4小时后到达加拿大北部的维多利亚岛上空濒临北冰洋了。飞行时间增到约6个半小时即飞过航程一半时,已到达北冰洋上空,与北极保持一段距离,估计是在沿北纬80度飞行并逐渐转到东经110多度沿经线南向北京。说估计是因为机上的电视报道没有显示经纬度,大体应该是如此,因为总得选择最短距离。结果是真的只飞了13个半小时就到达北京机场了。如飞抵机场上空就算北京时间11时10分正点到达;如着陆才算,则稍有晚点。

  这个航班AC031不像从温哥化华飞北京的航班常是满座,约有三成空位,但这足以保本了。我坐过加拿大不少国内航班有空座达六七成的,所以这家航空公司常在闹财政危机中过日子,濒于破产几次,现在没有了还有点钱赚,除了改善管理,如国内航班没那么多了,很大一个原因是飞向亚洲主要是中国各地区的生意好。这个AC031的乘客大部是中国人。

  这次在北京入关没有前几次拥挤,取行李也较快,出来家人接着走五环路约半小时就到家了。比当年从北京到武汉乘火车得花十六或二十多小时轻松。

 经过北冰洋时,窗外气温一直报告为零下59摄氏度,平流层中的温度不因所在经纬度不同而变易,故早年多以同温层称之。我在上初中时,探索同温层,近于今日航天之吸引青少年,1940年在香港的商务印书馆出过一本《同温层之探险》,郑太扑编译,为自然科学小丛书中的一本。时值抗日战争紧张之际,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已遭破坏,出版者仍能坚守岗位,不忘出版科普图书,是很难得的。

  那时飞机虽已出现但高度达不到,人类要进入对流层是靠气球,困难并有危险,曾有几位探测勇士因此牺牲,而仅数十年之后,普通人也能进入同温层,舱内冷暖适宜,较水上船只更为平稳,从加拿大越洋到中国,朝发夕至。唐李贺在《梦天》中有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那是诗人的幻想,而今可为人所目击了。不过在飞越北冰洋时,只见下面白云如絮,并未能看清洋面是什么样子,只是电视显示的地图上得知正在穿越北冰洋上空。由此引出许多遐想。

北冰洋逐渐“由白转蓝”,各国眼红竞逐航道卡位战,中国也踏上冰上丝绸之路,RFA

  从地图上看,这次从多伦多到北京,走的是一条直线,仅在局部稍有偏移,因为地图表现的是它在平面上的投影,实际上飞机是贴近固体地球的表面飞行,是一条弧形的线。

  因为我们看惯了以太平洋为中心的平面上的地图,所以常感觉加拿大距离中国遥远。但如以北冰洋为中心,就可以看到,中国和加拿大实为近邻。

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网络图片)

  北冰洋也曾被人叫做北极海,是考虑到它的面积不够大。严寒的气候使它大面积封冻,也难以如真正的海洋那样起作用。但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还在继续,也许有一天北冰洋不再有冰雪阻滞,同太平洋印度洋一样荡漾着湛蓝的海水,船只可以方便往来。对人类来说,有可能从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纪改变为以北极海为中心的世纪。

  北极海周围有广阔的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丰富,还有大面积的处女地,在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后,这里的能源将被开发出来,原来的不毛之地也会变成良田沃野民居。增加的财富有可能补偿因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我对人类的未来仍是乐观的,但仍需要人的艰苦劳动,人类必须进取也必定会进取。

(XYS200609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发在五柳村的因网站被关闭而消失,这是《知乎》保存的《新语丝》的文本

二氧化碳:敌人还是朋友?

二氧化碳:敌人还是朋友?

你碰见过这样的东西吗?它是生命致命的敌人,但是同时是生命发生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朋友。

这样的东西是有的,最普通的便是二氧化碳。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所谓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在这里它似乎已成了人类的对头。

然而大气中要是没有二氧化碳也不行,问题在于它的含量。

地球上有过很长一段时期没有二氧化碳,当时地球上也没有生命;后来,大气里的一氧化碳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诞生了二氧化碳,但是这时二氧化碳又太多了,地球还是没有生命。

今天的金星也是处在二氧化碳过多的情况中,那里的二氧化碳占金星大气的90%以上,没有发现氧气,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金星上不可能有生命。

但是事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地球上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终于逐渐减少了,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了。那么,先前过多的二氧化碳跑到哪里去了呢?大部分是溶在水中和钙、镁等元素化合以后,沉淀下来,变成岩石了,石灰岩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这个时期所造成的石灰岩常达几千米厚。

到今天,地球上的碳有百分之九十几被固定在岩石里,只有不到万分之五的碳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存在大气中。在干燥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万分之三。

在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以后,在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生命发生了,而生命赖以维持生存的基本食粮之一就是二氧化碳。

大量的植物天天在“吃”二氧化碳,虽然有一部分植物在死亡腐败后让二氧化碳回到空中去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植物变成泥炭、煤炭等藏到地下去,于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得更快了。

二氧化碳过少对生命也不利。首先,植物的“粮食”不足了,据科学实验,如果使空气或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就能得到更好的收成。而在二氧化碳减少以后,空气吸热的能力便要减少一些,我们知道,植物大量繁殖曾经使地球上气候变冷,其原因就在这里。假使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从现在的15℃下降到-100℃,人类不断燃烧各种烧料,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并不就是产生坏的影响。

人本身也在制造二氧化碳,每个人每昼夜大约要呼出0.9千克二氧化碳,其他生物也呼出二氧化碳;同时,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也在不断消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大量吸收它。

因此,地球大气中上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经常在变化,它的含量的多少,决定了它是麻烦制造者或者是朋友的性质,那么现在二氧化碳究竟是在增多还是在减少呢?

一般认为,在工业革命兴起以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收支大体上是平衡的,而在工业发展以后,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增加了。上世纪初观测人类的燃烧每年大约要提供50吨二氧化碳,从1750年到1990年的240年间,地球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0%。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今天有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的行动。

原名《生命的敌人和朋友》1961年6月9日发表于羊城晚报,收入本书《谈天说地》(即将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时作了修改补充。